2015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》 新增职业 包括 “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”“快递员”“文化经纪人”“动车组制修师”“风电机组制造工”等。 取消职业 包括 “收购员”“平炉炼钢工”“凸版和凹版制版工”等。 近日,2015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》(以下简称“大典”)出炉,“唱片工”“收购员”“平炉炼钢工”,这些有着鲜明时代烙印的职业被删去,取而代之的是“音像制品复制工”“快递员”“呼叫中心服务员”等,与1999年第一版相比,《大典》新增347个职业、取消894个职业,共计减少547个职业。 快递员被编入新版职业大典 新版《大典》延续职业分类的大类、中类、小类和细类(职业)结构,仍维持8个大类,同时增加9个中类、21个小类,共1481个职业。从分行业看,新版《大典》在涉及第一产业的“农、林、牧、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”大类中减少了6个小类、83个职业,在涉及第二产业的“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”大类中减少了24个小类、526个职业,涉及第三产业的“专业技术人员”和“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”大类中,分别增加了11个和81个。 以快递行业为例,这个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而兴起的职业,在1999版《大典》中并不存在,新版《大典》中新增了快递工程技术人员、快递员和快件处理员3个职业,13个工种。 市场需求决定固定职业工种 “总体来看,与1999版相比,新版《大典》中类、小类有所增加,而职业设置则有所减少,这反映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社会分工的科层化趋势更加显著,而具体职业的相似性有所增强。”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康介绍道。 社会学家胡光伟昨日在接受天府早报记者采访时谈到,社会出现需求,社会分工自然就会出现,市场需求越来越大,就会出现固定的职业工种。“比如快递员,放在以前快递不发达的时候,没有快递员这种固定的称呼,到了近两年,网购的人越来越多,就出现了快递员,这就成了一种被认定的职业。” 胡光伟认为,随着一些有着鲜明时代烙印的传统职业被删去,从事此类职业的大部分人也在老去,这是一个社会现象,而现在的年轻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。 ■成都那些即将消失的职业 补锅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成都,街头巷尾常常会响起补锅磨刀匠招揽生意的吆喝。那时,成都四处可见补锅匠,如今,已难觅挑着担子的补锅匠的身影。 2012年,57岁的补锅磨刀匠何仁纯在受访时感叹,自己和这个行业,都老了。老家在资阳乐至县的何仁纯大约在18岁的时候和父亲“跑成都”补锅。他的补锅手艺有一些革新,但并不能延长补锅这个职业的生命。 修笔匠 在一些人的记忆里,或许还保留着修钢笔的记忆:笔尖坏了换笔尖,笔帽坏了换笔帽,笔囊漏了换笔囊,修钢笔的师傅用刀片剔除笔尖里的墨渍,然后钢笔就又好用了。但现在大家常用圆珠笔和签字笔了,修钢笔的师傅也越来越少。 2014年12月29日,58岁的杨红英在水碾河南路44号经营了12年的修笔店铺,因为租房合同到期被迫关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