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保姆周薪数千元:家长因孩子青春期选同性保姆 指导冲刺复习、陪考心理疏导……找个大学生来陪孩子度过高考季,这是继“状元餐”“高考房”“高考租车”之外,今年申城高三家长助考新“法宝”。这些大学生高考保姆,有的来自大学生家教群体、有的来自一些家政中介机构,一周薪酬2000至5000元。 与普通家教不同,高考保姆除了指导学习之外,还承担着陪读、陪聊、陪考的工作。考生的家长平时陪孩子不多,跟孩子沟通也较少,为了帮助孩子高考,以每天300元的薪酬雇佣保姆,希望能助一臂之力。 特别是考前一周,学生们基本已不去上课,保姆每天主要就是陪着考生复习功课,再给做做心理解压,高考两日也将全程陪同,帮助考生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状况。“高考保姆”承担着通宵达旦地陪读、小心翼翼地陪聊等任务。 不过,也有教师和家长并不看好大学生高考保姆。有家长担心,面临高考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,对异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向往和憧憬。如果是异性,很容易分散孩子学习的注意力;如果是同性,也很可能造成压力,在关键时段打击考生的自信。 沈阳流行“高考保姆” 日薪高达三四百元 6月7日、8日、9日,眼看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启幕。在这倒计时一周的时间里,差不多是考生最费钱的时候。除了吃保健品、订高考房这些传统项目,今年在沈城,还流行起来请“高考保姆”。这几项算下来,高考考生的花费一般都得两三千元,多的则达到四五千元。 “好喜欢这个‘高考保姆’职业。”张艳是辽宁大学的一名大一学生,现在她正在给一位高考生当“高考保姆”。 张艳说,她的同学中,有几个都在做“高考保姆”,主要就是陪着考生复习功课,再给做做心理解压,每天收费300元。不过,如果手里有营养师证和心理咨询师证的,费用就能达到400元。 一 位考生家长乐呵呵地解释说,高考前一段时间,家长请来大学生“高考保姆”,也就是孩子的学哥学姐,人家不仅有考试经验,而且和孩子有共同语言,陪着孩子学 习和生活,家长们都很放心。考前一周,学生们基本就不去上课了,每天有“高考保姆”陪着,辅导一下功课,还能疏解心理压力,有的甚至还能做些营养搭配的考 前餐,这些正是市场对“高考保姆”的需求。 高考保姆悄然出现 高学历陪护一人难求 近日,台州家政市场上高考保姆悄然出现。所谓高考保姆,即考生家长因忙于工作分身乏术,特意请来照顾孩子考试期间起居的保姆。不过记者也发现,台州高考保姆市场需求普遍不高。业内人士称,目前市面上大多高考保姆和普通保姆的资质并无大分别,真正具备高学历、高素质的高考保姆“有市无价”。 据了解,高考保姆兴起于高考前一两月,专职负责考生高考期间的起居陪护,有的还要负责高考生考前的营养搭配和心情调节。不过,记者联系了我市多家家政服务公司发现,高考保姆与普通保姆并无多大区别。 椒江金连保姆中介的陶金连告诉记者,她上个月就接到几笔高考保姆的生意,“一般只要年轻一些,稍微有点文化水平,雇主看着可以就行了”。陶金连 介绍说,雇主对于高考保姆的工作要求,无非是做家务和做饭两类,和普通保姆工作范围一样,因而工资水平也跟普通保姆相仿,每月为4000元左右。雇用高考 保姆的客人,大多因为在外做生意,实在无暇分身顾及考生高考期间的起居生活。 路桥爱邦家政服务部的总经理陈起也说,高考临近,总有那么一两个家长会忙着找高考保姆。“特别是一些双职工家庭,考前考生放假在家复习,家中无 人照顾的。”陈起说。不过他也表示,台州市场上符合要求的寥寥无几。“一名合格的高考保姆,首先至少得高中毕业,其次必须具备营养饮食方面的证书资质,如 果有心理辅导资质的更优。”陈起说,对于工期寿命只有一个月且薪资不特别起眼的特殊工种,很少有人愿意加入其中。 考生家长对高考保姆认可度不高 记者发现,除非万不得已,台州家长还是更愿意亲自照顾孩子考试期间的饮食起居。“现代人工作那么忙,高考保姆的需求年年都有但量不多,考生家长对高考保姆的顾虑还比较大。”陶金连说。 最近,黄岩的李女士为是否雇用高考保姆一事游移不定。“这段时间,正是我们家两口子工作最多、任务最重的时候,孩子快要高考了,可实在抽不开 身。”李女士说。是请假照顾孩子起居,还是雇用一个保姆?李女士犯了难。“毕竟是孩子一生最关键的时期,即便保姆水平再高也没有父母照顾来得贴心,特别是 饮食上,交给外人终究放不下心。”李女士说。最后,她还是决定想办法请假,放下工作一心一意照顾孩子。 而在路桥的吕女士看来,专门为考生请高考保姆,可能会加重孩子临考前的紧张感。“高考保姆作为一个陌生人,突然闯入考生生活,由此带来的陌生感可能会影响到考生的心情。”吕女士认为,让孩子有一个平常的氛围,才能有利于他以平常心对待高考,发挥出正常水平。 陈起也说,绝大多数考生家长对于高考保姆的认可度极低。“去年一个客户因为远在外地做生意无法照顾小孩,我帮忙找了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客户要求的 保姆,但到最后,客户还是拒绝了。”陈起说。高考保姆属于新兴起的特殊工种,考生家长很难判定保姆资质优劣。“只要涉及到孩子,家长的态度总是慎之又慎。”(综合新浪上海、沈阳晚报、台州商报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