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教育新闻网攀枝花1月18日讯(通讯员 庞超 张明显) 2016年1月15日上午,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,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,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,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先生《中国教育改革与新教育实践》学术报告会在攀枝花学院会堂举行。朱教授是应攀枝花市委、市政府和民进四川省委邀请莅攀讲学的。攀枝花市委常委、总工会主席张敏主持报告会。 朱教授以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》入题,认为新教育是“以教师为起点”,通过教育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;新教育从“与人的崇高精神对话”出发,强调人的心灵的统一;新教育更是对当下教育反思、批判、重构;新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,学校必须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丰富而完整的校园生活。他认为,教师首先要有专业认同,找到职业的价值和意义;教师应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书写教育传奇,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;“专业阅读、专业写作、专业团队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“吉祥三宝”。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是首要的,只有阅读才能改变教师“一辈子重复昨天的故事”的现实。 朱教授展现了他的“新教育理论与实践”架构体系。新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、四大改变、五大理念、十大行动,推出了儿童课程、教师成长、理想课堂、每月一事、完美教室、学校文化等项目,这些支撑起了新教育框架体系。“政治是有理想的,财富是有汗水的,科学是有人性的,享乐是有道德的”,展现了理想人格的核心素养;“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,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,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,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”,提出了改变学校现状的有效路径;“营造书香校园,师生共写随笔,聆听窗外声音,培养卓越口才,构筑理想课堂,建设数码社区……”,建构了学校推进新教育的行动支架,更是学校做素质教育的最具操作性的抓手。 朱教授展望了新教育近期愿景,将着力于“卓越课程”的开发,从学生“自然生命、社会生命、精神生命”三个维度建构课程体系,拓宽学生生命宽度。这也是切合了“真善美”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体系。他认为,未来的学校,将发生难以想象的变革;学生也许没有学校作息制度的规定,学校的界限将变得模糊,只有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课程的学校才能存在下来。 朱教授报告历时两个小时,展现了一个做卓越教育的实践路径,不但高屋建瓴博大精深,而且很接地气具有可操作性。攀枝花全市民进会员代表;市、县(区)两级教育局班子全体成员,中层以上干部;市、县(区)两级教研机构全体管理干部和教研员;全市各中小学校长,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校长,教导主任、德育主任、年级主任;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模范校长、优秀教师和优秀乡村校长、优秀乡村教师;全市中小学各级各类骨干教师(学科带头人)代表,中小学“123名师工程”培养对象,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;攀枝花学院干部教师代表;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攀枝花全体学员,近九百人聆听了此次报告,大家都感觉受益匪浅。 |